- 地形複雜,多山地、高原。
- 因板塊擠壓方向不同,山脈走向不同:東半部多東北─西南走向(阻太平洋水氣);西半部多東─西走向(阻印度洋水氣)。
- 地勢西高東低、面臨海洋的影響:有利暖溼海洋水氣吹入內地,利於農業;河川由西向東流,形成東西向水運系統;河川中上游,水力豐沛,可發電。
- 依地勢高低(畫分以山脈為界):由西至東依序為第一級階梯→第二級階梯→第三級階梯,西高東低。
- 第一級階梯:4,000m以上的高原-青藏高原;山地-崑崙山、喜馬拉雅山。
- 第二級階梯:1,000~2,000m的盆地-塔里木、準噶爾、四川盆地;高原-內蒙古、黃土、雲貴高原。
- 第三級階梯:1,000m以下的平原-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丘陵-嶺南丘陵、東南丘陵。
- 第一級與第二級階梯間的分界山脈:崑崙山、祁連山。
- 第二級與第三級階梯間的分界山脈,由北至南依序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雲貴高原東緣(雲峰山)。
- 四大盆地: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
- 四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 四大丘陵:長白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嶺南丘陵。
- 中國海岸線,以杭州灣為界:以北多平直沙岸,利於晒鹽、養殖漁業;以南多曲折岩岸、港灣多,利於航運、漁業。
- 河運:地勢西高東低,大河皆向東流;東西向水運便利但南北向不足;興建南北向京杭大運河。
- 下圖為: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