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年德國邱念提出的農業區位理論。
- 基本假設:孤立國,單一市場,農產品價格一定,自然環境(地形、氣候、土壤)、農人特性(追求最高利潤、有相同足夠的資訊)、運輸條件、運輸工具與運費率皆均質。
- 形成邱念圈的因素:距離(運費隨距離增加而增加)。
- 1、距市場愈遠,運費愈高,利潤愈低,集約度也愈低。
- 2、當運費增加到某作物無利可圖時,該地點即為該作物的耕作界限。
- 3、農業活動的集約度,由都市往外圍形成同心圓狀的圈帶結構。
- 邱念圈產生變化的因素:
- 1、有河川通過都市→運費變低,同心圓圈帶變成帶狀分布。
- 2、出現另一小型地方市鎮:→小市鎮周圍出現另一小型的邱念圈帶結構。
- 現實環境:
- 1、交通革新及冷凍技術發達,使市場距離的遠近影響力降低。
- 2、地形、氣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及技術、經濟等人文條件影響較顯著。
- 下圖為:邱念圈示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