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三芝人,遷居廈門後轉往日本學習聲樂及作曲,並多次獲得日本音樂比賽獎項。1936年,他代表日本參加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以臺灣舞曲獲得藝術競技管弦樂佳作獎,成為第一位獲得奧運獎牌的臺灣人,也是奧運藝術競技史上唯一獲獎的東方人。戰爭結束後,他在中國大陸滯留,並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迫害、被下放勞改,晚年時才得到平反。他的樂曲常取材自臺灣本土文化,對臺灣的新音樂發展貢獻良多。
福澤諭吉後現代主義后母戊鼎鑑真保甲制度費正清楊彥迪金正日蘇聯入侵阿富汗英國皇家學會部曲蔡阿信印尼排華事件臺海飛彈危機阿里山火車鐵道亞細亞的孤兒奧姆真理教布魯塞爾會議七七事變滇緬作戰李梅樹馬雅各史帝芬生馬球南非種族隔離政策東亞文化圈海關拔駟達局馬拉拉假新聞新竹科學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