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圖曼帝國其先祖原為西突厥的一支,13 世紀遷移到小亞細亞。在奧斯曼一世的領導下,控制小亞細亞西部,日漸興盛,於西元1299年建立起帝國,推行政教合一,以「蘇丹」作為領袖。1453年,鄂圖曼帝國攻滅拜占庭,將君士坦丁堡定為首都,並改名為伊斯坦堡。至16世紀,其帝國版圖已橫跨歐亞非三洲。鄂圖曼帝國位於東西文明匯流交接處,因而在文化及貿易上發展興盛。但自19世紀開始,來自外部的侵擾以及內部的種族衝突使得國力逐漸衰退,最終在一次世界大戰後分裂。下圖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疆域
突厥人禁衛軍蘇萊曼一世哥倫布古騰堡九品官人法戶口調查四大法派出口擴張密摺制度元代青花瓷非洲傳教會沙特小口加里波底南越國墨西哥城大教堂京師大學堂大憲章海上馬車夫美國聯邦制文化侵略毛利語五德終始說土地私有制好政府與壞政府烏干達鐵路李偉光擁護憲政運動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