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為臺北市舊有地名,範圍大約在今日臺北市大同區西南區。大稻埕本意有空地、曬穀場的意思,是當時清代時期商業繁盛,人文薈萃之地。西元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拚」,泉州人與三邑人聯手偷襲同安人,大批同安人輾轉來到大稻埕建立聚落,此後再吸納其他同樣落難的移民。西元1860年淡水開港,艋舺河道淤積,大稻埕才慢慢變成北臺灣的樞紐,而後劉銘傳則將臺北火車站建在此地南端,許多公家機構也都陸續興建於此。
劉銘傳黃玉階邵友濂青花瓷麥寮火力發電廠白米炸彈客事件印象派公廨興達港火力發電廠臺梗九號梵谷屏東工業區森丑之助吳承恩國際紅十字會OPEC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平假名越光米秋瑾世界組織亞非會議中王國合資開墾以工代賑原住民正名運動議會政治情報戰亞美利哥國際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