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5年淡水同知李嗣鄴,諭知姜秀鑾、周邦正等人,籌組「金廣福墾號」,以開拓竹塹東南山區的土地。粵籍墾首姜秀鑾率領閩、粵兩籍佃農數百人開墾,並設36處隘寮,稱為「大隘」。金廣福公館是大隘的辦公及指揮據點,也是招收墾佃及徵收隘租的行政中心。公館正廳門上懸掛有「金廣福」匾額,「金」代表好彩頭,一說代表官方之意;「廣」則指當時參與北埔開墾的粵籍客家族群,「福」則代表竹塹城內以提供資金為主的閩南商人,為閩粵移民合作的典範。
南關里遺址公廨連橫政策支票人獸形玉質耳飾唐山英國皇家學會梵谷潑水節越光米資策會原住民正名運動史前文明西敏寺王爺中科公共財早熟稻合資開墾三國演義印象派反六輕運動構樹香蕉王國臺梗九號產業升級以工代賑屏東工業區羅貫中麥寮火力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