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位於臺灣彰化縣,在乾隆初年時已是「水陸碼頭,穀米聚處」,到了乾隆末年獲准與泉州蚶江直航對渡後,更一躍成為臺灣中部的海運總吞吐港。鹿港俗諺謂:「頂到通霄,下到琅橋」,即說明從苗栗至恆春都有鹿港商人的活動蹤跡。西元 1831 年(道光 11 年)所編的地方志記載,鹿港「街衢縱橫,皆有大街,長三里許,泉廈郊商居多。舟車輻輳,百貨充盈」。 20 世紀初,因為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鹿港失去與大陸對渡的獨特地位,且其亦非屬國際商港,加上日本人排斥外商在該地設立商行及河港日漸淤淺,此後遂告沒落。
一府二鹿三艋舺施世榜渡臺禁令郊支票反六輕運動社會達爾文主義公共財新南向政策九年一貫課程三國演義貞德原子彈爆炸圓頂屋佛洛伊德全球化羅貫中本土化宋應星英國皇家學會早熟稻專業市鎮莫內唐山片假名資策會居禮夫人表現主義產業升級青花瓷麥寮火力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