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又稱蛤仔難、宜蘭,於清嘉慶年間成為開墾重點,因西部已飽和。漢人擔心噶瑪蘭族反抗,於是建立了以「圍」、「結」為單位的聚落,呈現防衛性質,如「金六結」、「二團」,主要據點稱為「城」,如頭城。吳沙是蘭陽平原的拓墾先鋒,憑藉對原住民的經驗與淡水同知的支持,從三貂社開始開發,組織壯丁建城軍,於烏石港建頭圍,逐步拓展,完成蘭陽平原的開發。西元1810年(清嘉慶15年)噶瑪蘭廳始有建制。下圖為:噶瑪蘭精華區詳圖。
吳光亮清代行政區劃羅漢腳臺北府蔣渭水馬偕賽德克族結首制諸羅一府四縣三廳樺山資紀黃春明片假名議會政治國際移工亞美利哥興達港火力發電廠OPEC居禮夫人金馬獎社會達爾文主義森丑之助新南向政策世界組織游耕吳承恩宋應星西遊記全球化情報戰